|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裁判文书 党团建设 庭审直播 法治中国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三亮”活动 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

 

西联乡民事案件低发的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1-11-02 13:55:02


克山法院调研采风活动调研成果交流材料之三

 

第三课题小组:于慧敏、刘绍辉、侯立峰、金鑫磊

    克山县西联乡共有8个建制村,42个自然屯,8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7930亩,户数6,902户,人口4,097人。近五年西联乡民事案件发生总共8件,无行政、刑事案件发生,治安案件不足10件。这在全县十五个乡镇来说是案件发生率最低的乡镇,什么原因使西联乡民事案件发生率如此之低,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深入到西联乡三个村屯进行了调查,散发问卷210张,走访调查了6户34人,座谈二次,通过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原因:
    一、观念超前,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民事案件低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西联乡是典型的农业区,全乡有耕地171930亩,有农业人口23791人,农村劳动力13456人。为实现农业增产、百姓增收,西联乡党委政府观念超前,一方面实行联片种植和大机械作业,把大量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做大做强劳务输出,实现劳务输出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劳务经济模式化。目前年输出劳动力9800余人,占全乡劳动力71%以上。流转土地86000亩,占耕地面积的48%。回流资金达48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18元。目前西联乡人均年收入超过万元。
    二、生活殷实,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是民事案件低发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百姓生活富裕了,手中有钱了,温饱不再是问题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就成为乡里的重点。西联乡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他们建立和完善了农民文化服务网络,扩建了乡文化活动站,新建村文化活动室,在自然屯建立文化活动大院、文化娱乐大户,实行大喇叭进屯,有线电视进户,大秧歌等文体活动到人,科技文化图书到户。村民的道德风尚由赌博酗酒、打仗斗殴彻底转变为参加定期组织的篮球赛、秧歌赛等健康的文体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另外他们实施“整洁工程”建设卫生防护网,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实现了全乡村级路面全部硬化和环境美化,一改村屯牲畜粪便随处可见,灰尘满天的脏乱局面,变为路面整洁、绿树成荫、花团紧簇,随处可见的是卡通垃圾箱、街边凉亭、长椅和公共健身设施。从整个乡容村貌和村民的文明程度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真实模样。环境的文明、乡村文化的丰富多彩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生活文明习惯的养成,促进村民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村民人心思进,争相致富而无暇顾及鸡鸣狗盗之事,这是西联乡民事案件低发的重要原因。
    三、依法治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民事案件低发的重要保障。
    为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西联乡采取“一个坚持”、“两个切入”、“三个结合”“四个同步”的措施,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从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村两个关键环节切入,把依法治乡工作与村级组织体系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法治化管理示范村相结合,做到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调解、“四五”普法同步进行。首先西联乡干部群众形成依法治乡的共识。他们通过宣传引导、会议培训、形势讲解等方式对乡村干部进行依法治乡重大意义的教育。组织参观学习、考察,借鉴外地经验,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其次建立制度,强化措施,全面提升依法治乡的整体水平。强化村级组织体系建设,重新修订了8章33条的《村规民约》,把它作为村级小宪法,每户一份印发给全体村民,使人人耳熟能详;利用活动室、图书馆等阵地,标语、图板、电脑、广播等工具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四五”普法教育。第三,建立了乡村治安联防网,坚持开展“十户义务联防”把容易出现问题的人或农户标在网上,进行重点防范,重点监控。建立相应治安联防制度,措施完备,一旦出现打仗斗殴、邻里纠纷或其他恶性事件,马上启动联防网,该进行司法干预的由平安办、司法所、人民法庭进行司法干预,需要走诉讼程序的及时引导诉讼,需要出警的,及时出警进行及时处置,使纠纷解决于初级阶段,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事态恶化和升级。仅今年春季就预防各类偷盗案件28起,司法所注重发挥司法调解作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设立1处乡级调解中心和15个村级调解委员会,截止今年5月份调解种类民事案件105起,全部达成调解协议,调解成功率为100%,没有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大量民事纠纷案件化解于村民调解委员会,是西联乡民事案件低发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西联乡能够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拓展增收渠道,缩短城乡差距,使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前步入小康。尤其可贵的是他们手中有了钱,第一件事想到的是对村民进行法治教育和培训,培养村民的守法意识,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同时致力于改善村容村貌,培养村民的文明习惯,而文明起来的农民朋友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更强劲的力量。文明起来的农民朋友会更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果实,他们不会为一点小利益而斤斤计较,大动干戈,他们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农村的前景和未来。


      (荣获克山法院“关注民生、和谐司法”专题调研成果佳作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