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裁判文书 党团建设 庭审直播 法治中国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三亮”活动 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

 

张立彬同志获三项荣誉

发布时间:2014-03-10 10:01:30



                                张立彬同志先进事迹

    张立彬同志2013年度喜获齐齐哈尔中院授予的模范法官、调解能手、优秀法官三项荣誉。张立彬自2003年以来扎根在基层法庭工作,每年承办的各类案件都在200件以上,始终做到了无错案、无超审限、无涉诉访、无更审改判,案件调撤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他用默默无闻的工作深化了 “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深刻内涵,他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谱写了一曲曲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赞歌,他被辖区人民群众称做是“最值得信赖的平民法官”。

    初到法院,年仅2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年龄。很快大家发现这个年轻人不仅对业务熟练精通,更为难得的是他对法官职业的执着与热爱。2003年他被派到原古北法庭任负责人,当时农村法庭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借当地政府的办公室办公,夏天蚊虫叮咬,冬天自己烧火炉取暖,天天围着火炉给农村老百姓开庭,他被煤烟、旱烟呛得直咳嗽。没有办案用车,送达只能靠骑自行车或步行,脸上经常是一层灰、身上经常是一层土,他走家串户,为老百姓解决矛盾纠纷,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8年,他没有一丝报怨和懈怠,脸上永远挂着百姓熟悉的笑容, 当地的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小孟法官”。他所承办案件的结案率和调撤率在全院始终名列前茅,8年农村法庭的工作经历磨练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从事基层工作的经验,他迅速地成熟成长起来。2003年年底,农村法庭合并,他被转派到西城法庭。8年中他一直默默耕耘在基层法庭的第一线,他把青春岁月都献给了农村百姓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化解当中。

    张立彬把法庭当成是便民诉讼服务的舞台,把审判权作为为民排忧解难的手段,带着感情为民诉讼服务,做得实、想得细、谋得远,2007年以来,在所辖的西城、发展、西河和西联4个乡镇设立便民诉讼联络站,设立便民诉讼联络员,开展巡回办案,既方便了群众,也宣传了法律知识,使庭审活动变成了普法的课堂。虽然当时的法庭审判任务重,人员少,压力较大,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而是不断总结、创新审判工作方式、方法,他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摸索出一系列为民、便民诉讼服务新办法,就地立案、就地调处,群众到什么地方,巡回法庭就将案件办到什么地方。工作中他始终贯穿一种审判原则,绝不放过任何一次调解机会。沟通才能理解,理解才能调解,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争取当事人“握手言和”,既节约了诉讼资源,也降低了当事人诉讼成本,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余年的法庭工作,他积累了丰富的处理农村案件的经验,所审结案件逐年增多,年均审理案件在200件以上,2008年审结218件,2009年审结221件,2010年突破了260件,2011年审结民事案件218件,2012年审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208件,2013年审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209件,现已审结206件,结案率98.6%,其中调解185件,判决24件,调撤率达到90%,其中上诉2件,维持原判1件,撤诉1件。审理商事案件3件,判决1件,调解2件。实现了无更改、无错案、无超审限、无上访、无投诉、无三案的“六无”目标。为了提高效率,他还摸索出了“四不过”的办案方法,即立案不过天、急案不过夜、一般案件不过周、复杂案件不过月,从而使案件全程提速,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方便了当事人诉讼。2010年他所审结的258件案件中,审限在5天内的案件127件,其中当天结案的占67件。

    张立彬扎根基层法庭9年,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公正司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庭始终保持零违纪目标, 2008年法庭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多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优秀法官”的荣誉称号,2010年被省法院授予办案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被市中级法院授予优秀法官称号,2012年被评为市级优秀法官。

    多年的辛勤工作,使张立彬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在全县年度测评中,张立彬所负责的西城法庭工作得到了三方面的满分,即,乡镇党委、政府等行政机关为他打满分,企业单位及辖区群众为他打满分,审结案件当事人为他打满分。面对成绩,他没有骄傲,他的脚步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责任编辑:张宏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