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裁判文书 党团建设 庭审直播 法治中国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三亮”活动 亮党旗 亮党徽 亮身份

 

法院人养成日记:功夫在诗外

  发布时间:2017-07-20 15:50:38






    曾经与一位老前辈出去送达,是到大连郊区的一片貌似“贫民居”的平房区内,案件系民间借贷纠纷,可以说并不是每次送达都那么顺畅。我们先是乘坐了约六个小时的火车,又辗转汽车,最后近半个小时一直在那片即将拆迁的平房区内多处打听找寻当事人,终于在一个破旧的小院落内找到了。我这位老前辈示明身份后并未直接说明来意,而是拉拉家常,逗逗那家的小孩子,坐在炕沿上天南海北天马行空,尽兴时还要哈哈大笑相互拍拍肩膀……聊送达大概只有五分钟,甚至到了最后当事人顺顺利利的接受送达也依然是几分钟。

    还有一次是在我的办公室内接待当事人,被告来了之后,我把需要送达的材料和登记表准备了一堆,但当案件主审领导接待他时,却是与他一顿神聊,根本就没提送达的事,因为被告法律知识的匮乏,他还向领导询问了一些他自己生活中遇到了小麻烦不知该如何解决,这位领导从法律的角度给他分析解释了一番,最后,聊明白了,当事人直接就签收了需要接收的送达材料。

    起初,我没有认真想过这是怎么回事,因为对法院这份审判工作的热爱吧,刚进法院工作时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在这层意义上讲送达、审判、执行的功力实在是在身外的。一份诉讼材料的送达与一份判决书能够让当事人心悦诚服的接收核心要素是信任、真诚和专业。这些都不是很难,但一个出类拔萃的法官是要有点天赋的,音乐要会欣赏家长里短的嗑儿也要会唠,出师表要会背程序法也要能深层分析,总体说既要会指点江山又要能埋头苦干。好法官是一个通才,本职业务要专业,杂七杂八都要懂一些,多一些,再多一些。

    像我这种没有什么天分的,现在也练得下乡送达时可以吐沫横飞,大都市的工作间内来个温文尔雅……伴随我30年以上的一个问题是:我是谁?我究竟要怎样的活?我就是我,我、我们都是在不同环境中展现出自己的侧面而已。就法院的这份工作而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定纷止争、匡扶正义的过程中,真诚能打动人,我们只是在不同的位置上做着同一件事而已。所以我还是我,那个纯真善良热血难凉的少年。

    渐渐的我明白了这其中的学问,上面两个案例其实真正涉及的就是审判过程中的9:1法则。真正判决与执行的过程所花的时间,只占整个过程的10%,其他时间则多花在一些表面上貌似无关紧要的证据资料整理,法律事实的剖析甚至是了解当事人的诉求和内心真实想法上。

    陆游老先生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言已尽而意未尽,愿与各位同仁互勉。

 
 

 

关闭窗口